仲夏時節,清晨的薄霧彌漫山谷,在黔北的巍峨群山中,一條蜿蜒的“鋼鐵巨龍”——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宛如流動的精靈,逶迤穿梭在崇山峻嶺間。
武道高速公路項目路線圖
6月27日凌晨,隨著首批社會車輛有序通過收費匝道,由貴州路橋集團參與投資建設的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運營。這條凝聚著無數建設者心血與汗水、滿載著渝黔人民群眾殷切盼望的交通大動脈,將道真縣城至武隆城區行車時間由2個半小時縮短至40分鐘左右,成為新時代貴州交通建設的又一靚麗名片。
擘畫藍圖 把握機遇不負重托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黔北地區與渝東南地區作為毗鄰省市,雖山水相連,但交通不便成為了制約資源互享共通與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瓶頸。按照貴州省新時代高速公路建設五年決戰實施規劃,為打通這一瓶頸,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應運而生。
梅江特大橋
2017年,經過多次科學論證與精心規劃,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正式立項。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是我省“678”高速公路網中“三縱”道真至新寨的首段,是《貴州省新時代高速公路建設五年決戰實施方案》中的重點項目。項目起于重慶市武隆區,途經道真縣洛龍鎮、河口鎮、玉溪鎮,接已建成的道真至甕安高速公路道真支線,與遵義、重慶南川等地無縫對接。
梅江特大橋右幅順利合龍
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由貴州路橋集團牽頭實施,項目全長38.277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km/h,概算總投資約65億元。自開工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勠力同心,緊盯目標任務,全體建設者扛責于肩,拼搏奮進,歷經5年的時間,圓滿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為沿線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靚麗答卷。
兵馬未動 使命如磐戰鼓催征
征地拆遷工作拉開了整個項目建設的序幕。為打好項目建設“第一仗”,在地方政府主導和沿線百姓支持下,各參建單位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全體征遷工作人員在吃透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倒排計劃、掛圖作戰,多方協調聯動,主動溝通對接,及時辦理各類報批報建手續,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積極化解征拆過程中的矛盾糾紛,為項目大干快上打下了堅實基礎。
征地拆遷政策宣傳
在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于2021年12月17日取得《自然資源部關于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用地的批復》,成為貴州省同期開工建設的高速公路項目中第一個取得全部合法手續的項目。
攻堅克難 勠力同心破解難題
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項目沿線地形崎嶇,山高谷深,地質條件極為復雜,橋隧比高達66.1%。面對重重困難,建設者們迎難而上、毫無退縮,以頑強的毅力迎接艱苦卓絕的建設征程。
子母巖隧道雙幅突破1000米
橋梁建設,跨越天塹的奇跡。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全線共有34座橋梁,每一座橋梁都是建設者們智慧與勇氣的結晶。其中,梅江特大橋為主跨170米的連續剛構橋,是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橋施工采用平鋪式人工挖孔樁孔口防護裝置、山區纜索便橋橋面結構拖拉法安裝等創新技術,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克服了施工場地狹小、材料運輸困難等問題。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奮戰,梅江特大橋巍然屹立在峽谷河流之上,成為了一道壯觀的風景線。
子母巖隧道通風豎井開始全斷面掘進開挖
隧道施工,穿越地心的壯舉。隧道工程是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建設的重難點工程,全線共有4座隧道,隧道總長占路線長度的41%。其中,全線第一長隧——子母巖特長隧道為分離式特長隧道,左幅全長7383米、右幅全長7407米,分為貴州段和重慶段,其中貴州段左幅全長5348米,右幅全長5393米,是貴州高速公路單端掘進最長的反坡隧道。
子母巖隧道
因地質條件復雜,隧道施工面臨巖溶、涌水、軟弱地層、高地應力、通風等諸多難題,施工風險極高。為有效解決子母巖特長隧道通風難題,項目采用全射流縱向通風和專用豎井排煙送風相結合的通風方案建設,采用孔內斜測儀對導孔進行傾斜測量,深井攝像頭探明孔內地質情況,優化鉆井參數等措施,運用門禁監控及人員定位系統、C6-2型超前地質鉆、拱架安裝多功能臺車等技術和設備,全方位確保隧道施工安全與質量。子母巖特長隧道采用反井法施工工藝,豎井深428米,僅用1年的時間便實現了豎井貫通,被譽為“貴州高速公路隧道第一豎井”,同時也是目前國內公路隧道反井法施工最深豎井。
2024年5月2日,武道高速子母巖特長隧道通風豎井順利實現貫通
路基工程,鋪就坦途的匠心。為確保路基施工質量,項目公司組織設計單位地質專家以及監理、施工單位多次現場踏勘,確定科學合理的路基處理方案。結合全線路基多為高填深挖的特點,重點對軟基處理、“三背”回填及錨索預應力等質量管控措施,嚴格落實“逐級開挖、逐級防護、逐級綠化”要求。采用塔吊吊裝出渣、使用泥漿凈化器等工藝和設備,減少不利地形位置的溜渣及涉河段施工的樁基施工泥漿污染,及時對未使用的施工便道、已完成的棄土場進行復墾復綠,推動高速公路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匠心筑路 安全質量并駕齊驅
安全生產是項目建設的生命線。自開工建設以來,項目秉持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針,通過召開安全會議,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舉行“安全生產月”和應急演練活動等,提升項目建設的安全整體水平。堅持以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控”機制和專項治理行動為抓手,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及時消除施工現場安全隱患,通過“人防+技防”方式全方位保障項目建設安全。
安全應急演練
圍繞打造精品工程目標,項目建設團隊牢固樹立“品質創建、錙銖必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管理理念,以首件工程、技能大比武等方式營造品質工程建設氛圍,積極推廣使用“微創新”成果及科研技術。在建設過程中,嚴把材料源頭關、施工檢驗關、完工驗收關,強化各級驗收程序和質量管控指標,全方位打造品質示范工程,先后多次獲得省質監支隊頒發的“施工標準化示范工地”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 以路為筆鑄就通途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各參建單位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圍繞項目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項目”理念,牢牢抓住融合與拓展兩個關鍵點,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注重在項目一線鍛造骨干力量,結合施工難點,以“包保責任制”為抓手,抽調精兵強將,組建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分別在“硬骨頭”和控制性工程區域設置黨員先鋒崗,引導黨員干部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勇挑重擔,帶頭攻堅施工難題,為項目建設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攻堅克難
匠心傳承,精益求精。武隆(渝黔界)至道真高速公路從開工到建成通車,無數建設者披星戴月、攻堅克難,讓天塹變通途,他們用可歌可泣的拼搏歲月鋪筑出的這條經濟路、民生路、產業路,為沿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搭建起了穩固的交通根基。新征程上,也必將為渝黔兩地人民群眾帶來長遠發展紅利和民生改善契機。